公 示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关于评选表彰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要求,经层层推荐和初评,中共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作为先进集体、中共三江县委史志办吴启强作为先进个人,已通过全国表彰办的初评审核,现入围复评阶段,按相关工作要求予以公示(2021年11月15日至11月19日,共5天)。对以上公示对象有情况反映的,请以书面形式,并署真实姓名和联系地址,于2021年11月19日前直送自治区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处(邮寄的以邮戳为准,邮政编码:530022,直送的以送达日期为准),电话:0771-2837006。
自治区党史研究室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1月15日
中国共产党桂林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基本情况和主要先进事迹
集体名称 | 中国共产党桂林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 ||
集体性质 | 参公单位 | 集体级别 | 正处级 |
集体人数 | 19人 | 集体所在行政区划 | 临桂区 |
集体所属单位 | 中国共产党桂林市委员会 | ||
集体负责人姓名 | 覃澍 | 集体负责人职务 | 主任 |
单位地址 |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西城中路69号创业大厦东辅楼748室 | ||
何时 何地 受过 何种 奖励 | 2019年12月,在推进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被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集体三等奖。 | ||
何时 何地 受过 何种 处分 | 无 | ||
主要先进事迹 | |||
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桂林市委的决策部署,高质量完成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和湘江战役纪念设施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全州、兴安、灌阳三个纪念馆展陈大纲、展陈文案编写以及布展解说词审定等工作,共撰写、审核文字材料50余万字、图片2000余张。积极参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保护各项工作,为公园(广西段)规划、设计、建设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为公园建设提供史料15万多字、图片420多张。 二、聚焦主责主业,党史资料征研工作成效显著。扎实做好党史基本著作编撰工作,桂林市党史二卷于2016年6月公开出版,党史三卷已基本完成初稿。每年组织编纂出版《中共桂林市委执政纪事》(含大事记),每册约30万字。积极主动、扎实组织开展富于桂林特色的党史专题研究,先后编撰出版专著、专题集等18部约150万字。撰写的论文《口述史在抗战研究中的地位——以桂林辖区为例》获全国党史部门优秀科研成果(评论文类)三等奖。 三、大力拓展宣传阵地,党史宣教工作成效显著。积极构建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大格局,精心打造桂林特色红色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四史”“六进”活动,精心做好“红色文化+旅游”文章,积极与《桂林日报》、桂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合作,加大党史工作宣传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四、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扎实抓好队伍建设。坚持把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廉洁好的党史工作队伍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全市党史工作队伍素质明显提高。2019年,我室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集体三等奖”。近几年来,全市党史系统有5名科级干部被提拔为处级干部,27人被提拔或交流到其它重要岗位工作,有3名同志荣立三等功。 |
中共三江县委史志办吴启强基本情况和主要先进事迹
姓名 | 吴启强 | 性别 | 男 | |
民族 | 侗族 | 出生日期 | 1967.08.09 |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人员身份 | 参公人员 | |
学历 | 大学 | 学位 | 历史学学士 | |
证件类型 | 身份证 | 证件号码 | 452228196708093557 | |
工作单位 | 中共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员会史志研究室 | 职务 | 一级主任科员 | |
主要兼任职务 | 柳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 职称 | 政工师 | |
参加工作日期 | 1991.07 | 参加党史和文献工作时间 | 2009.03 | |
行政级别 | 正科级 | 身份状态 | 在职 | |
工作单位 性质 | 参公单位 | 工作单位 行政区划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 |
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 0772-8612012 | 个人联系电话 | 18977274721 | |
个 人 简 历 | 1983.07—1983.09 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中学毕业后在家待学 1983.09—1987.07 柳州地区民族高中学生 1987.07—1987.09 在家待学 1987.09—1991.06 湖北省中南民族学院历史系历史专业学生 1991.06—1991.07 待业 1991.07—1998.05 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人民政府出纳、团委副书记、科技助理、统计助理兼民政助理 1998.05—2002.07 三江侗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三江年鉴》编辑部主任 2002.07—2005.04 中共良口乡委员会委员、宣传委员 2005.04—2006.08 中共良口乡委员会组织委员 2006.08—2009.03 中共良口乡委员会组织委员,纪委委员、副书记 2009.03—2018.04 中共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员会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主任 2018.04—2020.04 三江侗族自治县史志办公室主任 2020.04—2021.06 中共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员会史志研究室主任 2021.06— 中共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员会史志研究室一级主任科员 | |||
何时 何地 受过 何种 奖励 | 2013.12,主编的《漫步三江》画册获广西“2008年—2012年全区党史部门党史优秀科研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撰写的《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史工作》一文获广西“2008年—2012年全区党史部门党史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2014.04,主编的《漫步三江》画册获柳州市“2009年—2013年全市党史部门党史科研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主编的《三江英烈》一书获柳州市“2009年—2013年全市党史部门党史科研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撰写的《砥砺奋进六十年,建设和美新侗乡——庆祝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六十周年》一文获柳州市“2009年—2013年全市党史部门党史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 |||
何时 何地 受过 何种 处分 |
无 |
主要先进事迹 |
吴启强同志于2009年3月进入党史部门开始从事党史工作,十多年来,吴启强同志切实按照中央及自治区、市、县党委和上级党史部门要求,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带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历次中央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肃各项工作纪律,注重史德修养,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当前党史工作,坚持“一突出、两跟进”,努力开创党史工作的新局面。 吴启强同志学历史出身,对党史工作有一定业务基础,同时在进入党史部门前曾经在地方志部门工作过四年,对史志工作有过接触并有较浓厚的兴趣。进入党史部门后,即将这种浓厚兴趣化作工作激情,一开始便一头深扎入工作之中。 一是复刊《三江大事摘编》,努力办好党史宣传和资料征集工作的平台。到县党史办后,吴启强同志立即恢复停办多年的《三江大事摘编》内部刊物,按季刊每年出4期。从复刊至2018年第一期,基本上一直由他任主编,并亲自收集资料,亲自编辑、整理、初排、校对,直到出刊。2018年党史办与县志办合并后,从当年的第二期起才由年轻同志具体负责,但他还是每期必审。至今已坚持办刊40多期。跟进宣传报道了三江大量的大事要事,保存了大量史料。 二是深入挖掘、精心整理,组织编写出了一系列党史书籍成果。自2009年以来,他先后主编或主持编写的党史基本著作有《中国共产党广西三江县历史(1921—1978)》《中国共产党三江历史大事记(1925—2015)》。主编的其他党史书籍有《漫步三江(画册)》《三江英烈》《中国共产党三江侗族自治县历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1956—2011)》《三江侗族自治县历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1954—2011)》《中共三江县委文件选编(1—4卷)》《三江侗族自治县历届人大一次会议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1984—20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员会历届一次会议常委会工作报告(1956—2016)》等,并组织对上世纪80年代本单位编印的《红七军过三江》一书进行了考订、增补,并重新印刷。还先后参与《红色印迹——柳州市革命遗址巡礼》《柳州之最》《柳州剿匪》《三江年鉴(2013)》《三江六十年》《富禄苗族乡志》《广西三江民族村落》《三江稻渔生态系统》等史志地情书的编写工作。另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史工作》《应对并重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空巢”现象》《砥砺奋进六十年,建设和美新侗乡——庆祝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六十周年》等多篇文章在《今日柳州》等党刊发表或被相关书籍采用。此外,他还主编了地方志书籍《三江年鉴(2018)》《三江年鉴(2019)》《三江年鉴(2020)》,与人合作编写了地方志及地情书《夜郎三江》《永远的夜郎》《和里村志》等,与人合编的《和里村志》为三江第一部村志,参与编写的《富禄苗族乡志》为该乡第一部乡志。目前他正在主编《中国共产党三江历史百年大事记》,同时还负责《三江侗族自治县志(1986—2005)》的总纂工作。 三是做好“党史六进”宣传教育工作。多年来,吴启强同志一直注重开展党 |
史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纪念场所、进社区、进军营宣传教育活动。从2013年起,每年都下到各单位、学校、乡村、纪念场所、社区、军营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分子培训、红色传奇进校园等载体上党史宣传教育课,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师生宣传党的历史和三江地方革命史,特别是2017年科马界红七军北上中央苏区线路革命遗址党史教育基地挂牌后,每年到基地及各单位等上党史宣传课有20~30场次。到科马界党史教育基地开展“重走红军路”主题党日活动并听他讲三江地方革命史党史宣传课的有来自区内外的各级党组织。 四是先后组织完成县境革命遗址遗迹普查工作;完成三江革命烈士生平及事迹课题调研工作,并出版课题成果《三江英烈》一书;完成科马界红军路遗址等党史教育基地的组织申报、评定工作,使全县党史教育基地从无到有,并发挥作用。目前全县有市级党史教育基地一个、县级党史教育基地8个。同时争取将红色旅游开发纳入了自治县“十四五”规划。 |